日前,財政部公告稱,自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對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OLED)生產企業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凈化室專用建筑材料、配套系統和生產設備零配件,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財政部的《財政部關于新型顯示器件生產企業進口物資稅收政策的通知》指出,對上述生產企業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自用生產性(含研發用)原材料和消耗品,免征進口關稅,不過仍要照章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財政部還公布了上述免征進口關稅的自用生產性(含研發用)原材料和消耗品清單,其中,部分產品執行進口免稅政策的截止日期為2010年12月31日。公告稱,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生產企業根據本通知免稅進口的物資只能用于本企業的生產建設和設備維修,不得轉讓或移作他用。違反政策規定的企業將被取消享受該政策的資格。
OLED具有全固態、主動發光、高對比度、超薄、低功耗、無視角限制、響應速度快、工作范圍寬、易于實現柔性顯示和3D顯示等諸多優點,將成為未來20年成長最快的新型顯示技術。同時,由于OLED具有可大面積成膜、功耗低以及其他優良特性,OLED還是一種理想的平面光源,在未來的節能環保型照明領域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OLED技術發展加快市場日趨成熟
業界普遍認為,TFT-LCD是目前平板顯示領域的主流產品,而OLED則是新型平板顯示器中最具發展潛力的產品。但是,各種不同類型的顯示器件都有其優點和缺點,都有各自的服務領域和用戶群。因此未來市場中哪種產品能成主流,既決定于產品性能也取決于產業鏈成熟度及相應企業的市場策略。對于中小尺寸的PM-OLED來說,伴隨其上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生產工藝的改進、創新,成本優勢也將凸顯,會更加得到市場的青睞。在大尺寸領域,AM- OLED技術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總之,OLED將以其獨有的特點和優勢,快速成長,成為未來社會最理想的顯示器之一。
上世紀90年代以后,OLED技術獲得了迅速發展,小分子和高分子有機材料的發光效率和壽命已得到極大提高,顯示器件結構也有很多技術突破。從1997年用于車載音響顯示屏的第一款OLED產品誕生,到目前 OLED顯示屏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手機、MP3、數碼相機、儀器儀表、醫療、工控等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及工業產品中。2007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了11英寸的OLED彩色電視機,率先實現OLED在中大尺寸,特別是在電視領域的應用突破,其卓越的性能彰顯了OLED在大尺寸顯示領域的巨大應用前景。
在大尺寸領域,AM-OLED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階段,TFT-LCD還是該領域的主導者。TFT-LCD經過多年的發展,產業鏈已經十分成熟,尺寸不斷做大,市場占有率很高,不斷有新的技術推出和產品化,AM-OLED和TFT-LCD有著很大不同,TFT-LCD需要背光源,OLED不需要背光源,由于發光機理不同,OLED視角方面表現出很好的性能,整體功耗偏低,耐低溫特性好,屏體輕薄,尤其是在響應速度方面,OLED微秒級的響應速度使畫面更加清晰流暢,沒有拖尾現象。
OLED目前正處在從小尺寸向大尺寸的突破過程中。現在世界上具有TFT研發和制造能力的國際性大公司都看好 AM-OLED的未來,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索尼、三星 SDI、CMEL等AM-OLED產品的推出,進一步推動了AM-OLED產業和技術發展。AM-OLED目前在生產工藝及良率提升方面仍需要提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將不斷得到改善和解決。隨著OLED技術和產業的成熟,成本的進一步下降,OLED將在未來5-10年與TFT-LCD持平甚至市場表現優于TFT-LCD。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