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采用3D技術拍攝的電影《阿凡達》在國內上映,3D IMAX版的電影票已經被炒到了天價,足見其在市場上受歡迎的程度。而由于這部影片的上映,也讓人們開始關注3D技術。
電影《阿凡達》
廠商方面,在CES2010展會上,3D概念也成為了絕對的主流,從顯示器到液晶電視,再到大尺寸等離子以及投影機,都具備了3D顯示技術。難怪有人說,《阿凡達》是CES2010展會的一個廣告,正是這部影片,讓3D技術成為了目前市場的熱門。
雖然目前3D技術非;馃,但也難掩這項技術的弊端,可以這樣說,3D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片源問題難以解決,目前市場上采用3D技術拍攝的電影還比較少,而拍攝成本高,因此短期內很難大范圍普及。就算購買到一臺可以支持3D技術的投影機,也找不到片源播放。
其次,3D技術與市場還都處于起步階段,發展還需更多時日。雖然3D技術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但過去的彩色立體三維技術,僅僅是從物理學角度進行畫面濾光,畫面的邊緣部分可以明顯看出色彩分離現象,畫質的效果很差,主要應用于比較低廉的3D顯示玩具中。
具備DLP Link技術的投影機
偏振三維技術需要兩臺投影機配合使用,成本較高維護起來也較為麻煩。立體三維技術雖然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技術,但這項技術對于顯示設備的性能要求較高,畫面的視角也較窄,不適合多人、多角度觀看。
最具備潛能的DLP Link技術則是在09年才由德州儀器推出,目前市場上采用這種技術的投影機還比較少見。
不僅如此,3D技術在畫面的色彩以及亮度上都難以與普通的2D畫面相比,這對于注重畫面色彩表現力的觀眾來說,還是不容易接受的。
不同3D顯示技術所需要佩戴的眼鏡
上述的四種3D顯示技術,無一例外的都需要觀看者佩戴眼鏡才能看到畫面的立體效果。目前的影院中,眼鏡的問題也成為一大麻煩,觀眾進場需要領取眼鏡,觀看結束后,工作人員還要在門口收回。而為了避免眼鏡丟失,一個簡單的被動式3D眼鏡如果損壞或者丟失,就要賠付高達700元。
因此,無需佩戴眼鏡的3D顯示技術——全息影像應運而生,雖然目前還沒有應用于影院,但在一些博物館、展覽廳等環境下,已經開始應用,相信未來也會成為市場的主流技術。
總結:3D顯示技術在電影《阿凡達》的帶動下,也成為了大眾消費者以及廠商關注的熱點。3D技術所展現出來的立體畫面,帶給觀眾革命性的視覺體驗,這項技術也將成為未來市場上的主流。
(編輯 小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