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08年,或許有很多震撼的事情發生了,但是還有一點點瑕疵為我們所不滿,往日重現,廣州民營企業代表曾表示企業自行研發的音響順利通過奧運招標,成為“鳥巢”的指定音響,但卻在參加亞運場館招標時遭遇了“滑鐵盧”,因為不是原裝進口,他們甚至連招標的標書都買不到。廣州副市長蘇澤群當即表示,如此崇洋媚外是不妥的,“你把標書給我拿過來,我去要個合理的解釋。”
其實,這樣的事情并不鮮見。正如該民營企業代表王銳祥所言,時下不少重點項目招標都非原裝進口不要,國內自主品牌統統被拒之門外。譬如廣州此次人代會召開地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就是全套使用進口產品,連代表發言的話筒等音響都產自德國。“非進口不要”,自然是一種崇洋媚外,但在筆者看來,卻不僅僅是如此。
長期以來,很多國內自主品牌產品的科技含量、質量以及售后服務等,一直遠遠落后于國外進口品牌。不管我們愿意還是不愿意承認,在很多領域,國內產品與進口產品相比,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久而久之,無論是政府采購還是民間資本,都自覺不自覺地將國貨拒之門外。這種“非進口不要”的采購心態,并不是單純的崇洋媚外,反襯的是國產品牌的不盡如人意。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即便政府再怎么“扶植國貨”,“非進口不要”的現象也無法禁絕。所以說,“國產”呼吁“理解和支持”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打鐵需要自身硬”。
當然,“非進口不要”,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一種浮躁和盲目的“排場思維”。設備全部原裝進口,意味著設施檔次一流,可以給有關部門或者單位臉上“貼金”?? 因而,為了面子和形象,不管三七二十一,國產品牌一概不要,全部采用進口產品,“非進口不要”就成為一種好大喜功的本能。從這個角度看,“非進口不要”就不止是一個“歧視國產”的問題,還涉及到公共財政、社會財富的無謂消耗和大幅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