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因漢王大規模的廣告投入為其贏得“中國電子書產業布道者”的名聲后,漢王科技及電子書之類的專業名詞也頻現于網端,當然,更多知名企業的進入,也使廣大讀者對電子書未來競爭滿懷猜測。
1、 恐龍今安在?
生物進化史多次告訴我們一個樸素和強悍的道理:并不是最大、最強或者最聰明的生物能生存下去,而是最適應的生物才能笑到最后。侏羅紀、白堊紀的地球統霸者恐龍不可謂不強大,但他們還是轟然倒下,壯烈辭去;除人類外,黑猩猩、大猩猩等估計是最聰明的動物,但他們仍在滅絕邊緣徘徊;即使數量巨大、智慧無限的人類,估計其存續也難以超過耗子或蟑螂。
反觀產業界也是如此,前不久轟然倒下的通用汽車在破產前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即使IT業界,早已化為骨灰的王安電腦也曾是產業老大。當然,國內的例子更多,俯拾皆是。
稍稍繞了點彎,回到電子書產業,雖然很多人驚呼某某大企業參戰、某某大牌進入電子書市場,似乎這些大企業會橫掃六合,席卷天下,但誠如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的,不用這么擔心。Amazon在電子書反面超越SONY時,其在業界影響力也遠沒有SONY大;在國內,和漢王同期打算做電子書、甚至成立事業部的大企業也不為少數,但至少目前的事實證明漢王是贏家。
從財力、人力方面,這些大企業具有天然的優勢,如巨體恐龍,但在決斷力和靈活性方面則有失輕靈。漢王科技在這方面具有的優勢,有判斷力的讀者是很清晰的,尤其是在電子書這個迅速發展的產業,有時這種優勢便可成為致勝之關鍵。“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的告誡是有其道理的。
2、 什么才是電子書產業的致勝法寶?
功能還是內容?都不是,是閱讀體驗。
關于此方面的爭論從未停息,各個企業也在自己有優勢的方面各執一詞,示強掩弱。漢王電紙書一路走來,有巨大的成功,也有慘痛的教訓,因此在總結其致勝法寶方面,我的話應該還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既非終端功能,也非內容,閱讀體驗才是致勝關鍵”。作為終端設備制造商,功能方面我不想多說,但電子書終究是書,閱讀器只是書的載體,過分強調功能則易誤入歧途。早期iPod上市之初,其功能似乎比其他競爭對手少得多,但iPod還是贏了。
內容誠然重要,但其功效并非無限。即使一本電子書可以裝下人類所有的書籍,但人類一生中平均閱讀書的數量很難超過100本,再多的書又有何用。雖弱水三千,我獨取一瓢飲。很多偉人讀書也并不多,如圣雄甘地,其所獨書籍除了教科書外,估計也難有幾本。當然,當閱讀成為我們求知、休閑乃至生活方式之一時,內容的力量還是不可忽視的。
在進入電子書個人消費時代后,閱讀終端的功能同質化,內容易得化,最高的閱讀體驗才是決定購買的最強要素。這個閱讀體驗包括內容提供的便捷、軟件設計的超人性化、機器本身的功能和便攜性、網絡平臺的易用性、使用成本等。對此,漢王科技自然不敢怠慢,他們的研發團隊正在夜以繼日地為提升“閱讀體驗”而努力,例如被大家愛稱為“電書貿”的電子書報交易平臺很快就會和讀者見面。當然,這只是漢王電紙書事業戰略的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則更專業、更具未來性。
3、 電子書是過渡產品嗎?
其實這個話題不用過多討論,歷史上有多少科技產品可長生不老的?縫衣針倒是一個異例,但其主要功用還是被數控的縫紉機所取代。
電子書同樣如此,對此我從不避諱。科技總是進步的,產品也隨科技和需求的進步而不斷演進,例如手機,現在的手機和當初的手機大大不同,除了撥打和接聽電話功能外,其余的功能都是后加上去的。
目前的電子書還存在很多功能,應該說閱讀體驗的上缺憾。例如,大家在追求大容量、便攜性、無線下載的同時,不得不屈從于尚是黑白二色的顯示效果,即使有108灰度,也終究看不到彩虹的七彩。這便是人類的閱讀習慣向科技屈從的一個典例。
科學的發展是螺旋前進的,彎下腿是為了跳得更高。同樣,電子書的方向也必然向更高的閱讀體驗方向前進,若干時間后,完全超越紙質閱讀體驗也將是必然。例如,紙質印刷很難顯示出三維效果,但將來的電子書就可以。正如,當初從竹簡走過來的先輩們擔憂紙張易碎一般,科技的進步會讓這樣的擔心變成杞憂。至于今后這類產品叫“電紙書”還是其他,這并不重要,正如現在叫“大哥大”會驚落一地雞皮疙瘩一樣。
幾個簡單的觀點說完,發現用了這么多的文字,因此預感訊息的傳遞還有更加高效快捷的方式,例如一分鐘讀完一本書等。此類的暢想,或許就是新技術的源頭。
(編輯 小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