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鍵議題說明
或許大家對于3D顯示器印象仍停留在需配戴眼觀看的型態,的確,早期顯示器廠商所發展的3D顯示器,是需搭配紅藍眼鏡、偏光眼鏡、快門眼鏡等,然此缺點為倘若3D眼鏡不見、損壞、或人數過多不敷使用等,則光靠3D顯示器也呈現不出立體影像;另外的缺點是,需戴眼鏡的3D顯示器僅能作到2視點的3D視角范圍,而無法作到3個視點以上。以上原因,也促使顯示器廠商漸朝向裸視、多視點的3D顯示技術發展。
近期顯示器廠商所推出的裸視多視點3D顯示器,有如雨后春筍般不斷萌芽,小至便攜式產品用途,大至大型公用顯示器等,皆已導入該3D顯示技術,且視點數已由過去常見的2視點,現試制品可作到30視點。
二、 裸視多視點3D顯示技術分類
若談到裸視多視點3D顯示器所使用技術,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視差障壁式,另一個為柱狀透鏡式。
(一) 視差障壁式裸視多視點3D顯示技術
視差障壁英文稱之為Barrier,該技術為利用安置在背光模塊及LCD面板間的視差障壁,將左眼及右眼可視的畫面分開,使觀看者可得到3D影象,然該技術缺點是背光因遭視差障壁阻擋,故亮度也將隨之降低;另外,分辨率會因顯示器同時呈現影像的多寡,而呈等比例降低。
圖一 視差障壁式3D顯示技術示意圖
(二) 柱狀透鏡式裸視多視點3D顯示技術
而柱狀透鏡英文全名為Lenticular Lens,柱狀透鏡通常放置在LCD面板最上方,該技術的3D顯像原理是將給左眼及給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以便讓觀看者看得見3D影象。柱狀透鏡技術優點是,因其不會阻擋背光,故顯示器亮度不受影響;但由于其3D顯示基本原理仍與視差障壁技術相同,故分辨率仍將降低。
圖二 柱狀透鏡式3D顯示技術示意圖
三、 何以必須開發多視點3D顯示技術
或許大家會問,2視點即能形成3D畫面,然為何需再開發多視點3D顯示技術?其中最主要原因是2視點所看到的3D影像視角范圍較小,相對的,多視點可看到3D影像的視角范圍較廣的緣故。
在此以2視點所形成的球體3D影像為例,其在內容制作上需事先拍攝球體中間偏左影像及中間偏右的畫面,因此觀看者站立在屏幕正前方時,可看到球體正面3D影像;但如果觀看者往顯示器兩旁移動時,則看不到球體3D影像的效果,原因是當初影像來源并無拍攝這么多的角度,且LCD面板本身也無法區分出多角度的影像,故當觀看者走到屏幕側邊時,所看到影像只剩下2D畫面,此說明了2視點3D顯示器所能看到的3D影像視角范圍為何較小緣故。
四、 裸視多視點3D顯示技術開發現況與展望
在了解裸視多視點3D顯示器所使用的技術及原理后,以下則探討主要顯示器廠商于多視點3D顯示器發展情形。在日廠方面,Seiko Epson于2008年下半推出2.57英寸的8視點LCD顯示器,未來該產品將主要應用在手機及手持式裝置上,此顯示3D顯示器已突破一般人認為僅能在電影、或公共顯示器般大畫面應用;TMD(全名為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則將9視點的裸視3D顯示器導入12.1英寸LCD顯示器應用,而該LCD面板若顯示9視點的3D內容,則分辨率由原1,400×1,050降至466×350。而上述兩家日本廠商,所采技術為柱狀透鏡式。
在韓國廠商方面,也采柱狀透鏡技術為主。三星電子及LG Display主要朝公共顯示器用的裸視多視點3D顯示器方向發展。三星電子近期發表相關產品為52英寸、9視點的3D顯示器,該顯示器若播放3D影像,則分辨率由原1,920×1,080降至640×480。相對的,LG Display則推出42英寸、25個視點的裸視3D顯示器,視點數較先前所提及的產品高出許多,LG Display甚至發展出高達30個視點數的3D顯示器試驗品,并導入至2.4英寸LCD顯示器。
而我國臺灣地區開發裸視多視點的3D顯示器廠商,以TFT LCD廠商為主。華映已在2008年6月即有推出4視點裸視3D LCD顯示器,其是使用視差障壁技術,現開發的機種尺寸從15.4英寸至37英寸皆有;友達則亦采用視差障壁式開發5視點的24英寸3D LCD顯示器,然該公司另有開發7英寸、采用柱狀透鏡技術制作可換2D及3D影像的顯示器。
綜觀各業紛紛發展裸視多視點的3D顯示技術來看,其目的不外是讓使用者觀看3D顯示器有更高的便利性(因不需戴眼鏡),及觀賞影像時可看到的立體影像范圍更廣等。雖裸視多視點3D顯示器目前最大課題是成本高,故目前商品化機種多先導入商業廣告、大型公共顯示等應用,然在未來消費者對于視聽質量享受要求愈高的同時, 3D內容由電影院、商業用途等走進家庭、甚至是便攜式產品,將是未來指日可待的發展趨勢。
(編輯 小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