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燈泡,就能避免大部分投影機故障
散熱不佳是投影機燈泡損壞的主要元兇,應特別注意建置環境及使用方式
目前市面上投影機使用的投影技術,主要可依照核心光學組件的結構分為3LCD、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及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等三種,由于成像的方式和機構設計不同,容易損壞的零件也不一樣,散熱不佳卻是引起投影機故障的共通原因。由于我們這次實際測試的投影機中,并未包含使用LCoS技術的機種,因此我們也以介紹3LCD及DLP機種的保養方法,以及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為主。
3LCD投影機應注意防塵
擁有多年投影機維修經驗的恒崴維修部課長多曉康表示,3LCD投影機最容易損壞的部分,就是光學成像的核心組件,亦即LCD面板。
LCD面板使用高溫多晶硅(High Temperature Poly-Silicon,HTPS)制成,位于所有光源成像時必經的路徑上,同時面板黏接和加工過程必須非常精密,如果位置與角度稍不正確,將造成投影畫面出現暗線和重影。
為了將燈泡制造的高熱排除,3LCD投影機內部必須保持良好的散熱風道,因此這類機種的機殼具有較多的通風孔,如果未定時清理濾網,或是投影機的使用環境空氣質量太差,那么外部的煙塵等懸浮微粒容易進入機體內部,進而影響核心光學組件的成像。
LCD面板的生產技術已經發展一段時間了,有些早期制造的面板,可能當初設計時是符合較低階機種需求,但如果把這些適合低亮度家用機種的面板,裝在中大型會議室所需的高亮度機種上時,使用壽命就會縮短,也會提早出現色衰減或色偏等現象。
有業界人士表示,如果面板技術并沒有大幅度的進步,像是鍍膜、壓合等制程都方式都相同,那么亮度越高面板的使用壽命越短,就是必然的現象。不過他也補充說,有部分廠商在設計高階機種時,為了保護LCD面板,會在面板前加裝濾光片,將多余的有害光排除,藉此保護LCD核心。然而部分的中階機種(3000~5000流明),由于缺乏這些保護機制,亮度又比低階機種高很多,LCD面板的老化速度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