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可以預料,隨著韓國研究人員開發出可以像衣服一樣穿在身上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真正可穿戴顯示器的時代將會更早到來。YiVian了解到由崔京哲(音譯)教授領導的韓國科學技術院團隊與Kolon Glotech集團于11月22日宣布,他們開發出可作用在紡織坯布上的OLED技術。
可自行發光的OLED技術被視為未來的柔性、可折疊和可穿戴設備顯示材料。基板越輕薄,基于塑料基板的顯示器就可更靈活。但通常會面臨易被撕裂和耐用性差的問題。
在另一方面,數微米厚的纖維雖然粗實,但在使用緯紗和線編織后,它們會變得非常柔韌和耐用。
然而,由于紡織物具有粗糙的表面,另外還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引起大體積膨脹,對必須經歷熱沉積工藝的OLED設備的制作而言具有局限性。
研究團隊通過平坦化工藝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制作出像玻璃板一樣的平面型紡織物,同時不會失去紡織物該有的柔韌性。這種平面型紡織物比相同厚度的塑料基材更柔韌。
在這一基礎上,該團隊成功通過真空熱沉積工藝在紡織物上形成OLED。 他們使用了“多層薄膜封裝技術”(Multi-layer thin film encapsulation technology)來防止水分和氧氣滲透到OLED中。研究發現,以這種方式開發的紡織物OLED具有超過1000小時的壽命和大于3500小時的空閑壽命。
崔京哲(音譯)教授表示:“比塑料更柔軟,具有高度元件可靠性的紡織OLED有望促進舒適可穿戴顯示器的發展。”
他們的研究結果在11月16日的《高級電子材料》(納米電子技術部門的國際學術期刊)上作為封面出版。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