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如果你現在想買一臺電視,3D將無可避免地進入你的視野,不但電視新品幾乎都帶有3D功能,同時讓你擔心的片源問題也大有改善。消息人士透露,我國首個3D電視頻道將于2012年1月1日正式開播。業內人士表示,3D電視的普及已進入加速階段,而3D頻道豐富了3D內容,將直接刺激3D電視的市場擴容。
3D掀普及風暴
據全球五大市場研究機構之一的GFK(中國)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國內3D液晶電視零售銷量為107萬臺,環比增長121%,市場占有率從第一季度的2%上升到12%。”業內人士分析,3D電視產品的日漸豐富,而價格也更加親民,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
中關村在線的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國內市場已有188款3D電視發布。縱觀整個市場,所有電視品牌均推出了3D電視,屏幕尺寸從32英寸到72英寸不一而足。開辟了“3D電視元年”的三星更是擴充了3D產品線,今年3D電視多達十幾款,智能系列新品均標配了3D功能。此外,3D電視成本逐漸攤薄,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指出:在價格方面,今年以來降幅在20%-40%,平均達到3成左右。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必然的趨勢促成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在走訪賣場時發現大多消費者均表示,買臺電視得用好幾年,如果3D電視節目流行起來,沒有3D功能就很麻煩,短期內再換一臺電視也很不劃算。此外,現在同尺寸的3D電視價格與普通LED電視相比僅差千元左右,不會形成購買壓力。
大尺寸成主流
在3D電視普及的大趨勢中,大屏幕電視更加受到消費者青睞。多數賣場銷售人員表示,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46英寸左右的3D電視受到了普遍歡迎,而55英寸電視關注度也持續上升。從賣場3D電視的陳列情況來看,三星3D LED電視集中在46英寸、55英寸,旗艦款達到60英寸,夏普3D電視也多為42英寸及以上產品,甚至還推出了70英寸的超大屏電視。
此外,3D電視不僅從剛性的尺寸做大,很多品牌還從設計上動腦筋,推出了“窄邊框”的電視。三星電視的銷售人員表示,三星今年新推出的Smart TV高中端產品均采用“窄邊框”設計,LED D8000與D7000的邊框僅為0.5厘米,相比同尺寸的電視擁有更大的可視面積。播放3D片源后,感覺墻面背景上只剩電視畫面,屏幕中的瀑布奔涌而出,似乎水花飛濺到了臉上。此外,窄邊框設計還應用在三星等離子中高端產品中,像PDP D8000、D490的屏幕均因此增大了一英寸。目前,這種“窄邊框”設計漸成潮流,諸多國產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窄邊框電視。海信K510系列、海信云TV系列、TCL的云·卓V7300系列,邊框均不到1厘米,不僅增大了可視畫面,整個電視外觀也更顯精致。
3D陣營博弈
雖然消費者在購買3D電視對外觀、尺寸要求明確,但在3D技術方面卻有些困惑,這主要源于3D電視市場存在主動快門式與被動偏光式兩大陣營。對此,央視方面也提前做好準備,央視聲明3D頻道發出統一信號,兩種3D電視都均可收看3D節目。
主動式技術將影像按“幀”分為兩部分,保留了每幀畫面的完整像素,為“全高清”提供技術支持。而被動偏光式技術則是在屏幕前貼上一層偏光膜,對每一幀畫面進行橫波和縱波畫面的分割,也就是促銷員所說的“隔行掃描”。由于后者對面板刷新率要求不高,所以采用成本較低的IPS硬屏面板,眼鏡也只需做相應的光學處理即可,因此價格相對偏低,但論之畫質效果,主動式技術更勝一籌。在國美、大中等家電賣場中發現,索尼、三星、夏普均只推出主動式3D電視,而大部分國產品牌對兩種3D電視都有所涉及。海信、TCL等品牌的導購人員則表示,如果對畫質要求過高還是選主動式技術比較好,它是“逐行掃描”,能做到“全高清”;如果預算有限,可以選擇偏光式技術,該技術是“隔行掃描”,像素是原來的一半,但眼鏡很輕便,還有單獨鏡片可以夾在近視眼鏡上。
不可否認,目前3D電視仍存在內容不足、技術標準不統一的狀況,但電視市場與內容提供方都兼容了兩種3D電視,3D電視已然成為必然的趨勢。對此,消費者應根據自己在畫質、預算、房間大小等實際因素,決定自己的購買標準。
(編輯:盈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