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1970年,Alps集團與大同公司合資設廠成立福華電子公司,到2000年后Alps集團布局中國大陸從南到北設立七間工廠。從70年代至今,40年來,經歷了臺灣蓬勃發展的電子加工業時代,更見證了“從臺灣到中國”生產基地移轉的時刻。在兩岸新局勢下,透過理解日商Alps集團的臺灣與大陸布局,或許能讓我們對電子代工業上、中、下游產業鏈的未來發展,有進一步的啟發。日商Alps集團為日本前三大的綜合電子零件制造商,年營業額約7000億日幣,產品以及技術橫跨資訊、通訊、汽車電子、消費性電子等領域,同時與世界大部分OEM大廠均建立起重要的策略伙伴關系,可說是資通訊產業中極為重要的關鍵零組件供應大廠。
臺灣阿爾卑斯電子總經理林峻輝
在1970年代,臺灣成為世界重要加工出口重鎮的時候,Alps集團與大同公司合資設廠成立福華電子公司,1971年三峽廠,1984年高雄廠開工,生產電視調諧器、可變電阻器、錄音頭、鍵盤、遙控器、射頻調變器、滑鼠、車用音響等,直到2000年3月Alps集團轉讓福華電子所持股份,結束長達三十年的合資關系。
在2000年后,Alps集團布局如今的“世界工廠”中國大陸,在中國從南到北設立七間工廠,與臺灣各大重要代工廠商依舊維持緊密合作關系,可以說從70年代以來,至今40年間,日商Alps集團與多數臺灣資通訊廠商,不但共同經歷了這段蓬勃發展的電子產業時代,更見證了“從臺灣到中國”此一生產基地移轉的重要時刻。
在兩岸新局勢及國際布局的思維下,從日商Alps集團建構的研發、生產到市場行銷的產品價值鏈中,臺灣與大陸各自扮演的角色里,或許能讓我們對兩岸的未來經濟體系有更全面的體會。
縱觀兩岸——一端研發 一端生產、行銷
“目前臺灣阿爾卑斯員工約60人,主要以FAE(應用工程師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為客戶服務,幫助他們了解Alps集團零組件設備的特性,順利進入產品設計的過程,目前在臺灣的其他外資廠商也大多采用這種模式。”Alps集團旗下臺灣阿爾卑斯電子公司總經理林峻暉表示:“以Alps來說,日本是產品開發總部,生產工程師在中國工廠,應用工程師則在臺灣銷售處。”
此一布局點明了臺灣資通訊廠商仍在兩岸電子產業居于主導地位,林峻暉總經理說:“大者恒大,臺灣ICT產業已經相當成熟,在生產上具有很大優勢地位,國外關鍵零組件大廠的主要合作對象仍是臺灣電子廠商,我們的FAE在這里可以跟客戶密切配合,加上總公司(日本)跟臺灣這邊時差只有一小時,所以各種技術支援都相當即時。換句話說,一樣產品從開發到上市若分為A(原型開發)、B(樣品測試)、C(成品測試)三個階段,以往三階段都在臺灣完成,如今則是A階段由FAE協助客戶在臺灣完成,B、C階段則在大陸完成。”
目前大陸已是世界制造工廠,經濟規模越發蓬勃,臺灣科技代工業到中國布局降低生產成本,善用中國資源讓臺灣成為科技制造的王國, 盡管隨后的毛利率就逐年下滑,但在全球銷售成長、品牌大廠加速委外代工趨勢下,臺灣廠商享受了一段為期不短的營收躍進時期,站穩了代工龍頭的寶座。 “臺灣資通訊產業這十年的爆發力,可以說是過去30年代工經驗累積下的成果。”林峻暉總經理說:“尤其在電腦、筆電、手機等這些領域,別的國家很難跟臺灣競爭”。不過風光的過去,不代表一帆風順的未來,臺灣資通訊代工組裝業,雖擁有獨步全球的生產管理效率,但在全球銷售衰退以及毛利偏低的隱憂下,壓力越來越重。缺乏品牌、缺乏關鍵技術與零件,成了這波不景氣與金融危機沖擊的致命傷。
臺灣——優先發展關鍵技術與零組件
“臺灣公司有能力在生產設備,也就是往產業上游發展關鍵技術與零組件,例如AOI精密檢驗儀器。”林峻暉總經理語重心長的說:“以往臺灣在產業價值鏈中站穩了中下游,但是上游的力量卻很不夠,也就是說,在整體產業政策、生產設備以及advanced R&D,領導性的研發這些項目上都并不足夠。”
臺灣阿爾卑斯電子產品概貌展示
以生產線為例,一條生產線成本若為100萬美金,一個工廠100條生產線一億美金,這些設備臺灣廠商本身是最大的買家,卻一直必須依賴進口無法自行生產。林俊輝經理表示:“目前全世界前15項ICT產品里面,至少有10樣是臺灣代工第一名。臺灣累積下來許多珍貴的生產經驗與know-how,這些對設計生產設備來說就是最珍貴的資產。臺灣應當往這方面發展,否則以代工業的低毛利來說,生意作越大,只是幫別人賺越多。臺灣要從數量(volume)轉向價值(value),走向品牌與技術,在這方面,聯發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林峻暉總經理的談話中讓人不禁回想,1970年代Alps集團來臺設廠,那時臺灣就是從下游出發,經過40年的時間,如今臺灣已是全球科技代工業的中游霸主,而我們的下一段逆流之旅,是否還需要這么長的時間呢?在新的兩岸經濟架構下,兩岸的產業中下游合作,如何善用成本的競爭力與雄厚制造實力,加速下一段旅程,或許是臺灣ICT產業,最重要的課題。
(編輯 小開)
(內容&照片來源:數位家庭專刊09年03月No.1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Karl)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