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由此可見,政府對互聯網+教育的重視程度很高,認識到互聯網+教育對基礎教育的促進作用,決心著力發展互聯網+教育,讓信息技術為教育賦能,提升我國基礎教育水平。
與傳統教育相比,互聯網+教育具有很大的優勢。傳統教育模式受到時空限制,教學效率降低,一位優秀的老師,也只能同時教授幾十人,最多幾百人的大課堂,難以面面俱到。然而,互聯網+教育打破了時空界限,理論上只要網絡承載力足夠,一位優秀老師就能同時給數萬、數十萬學生上課,如果再配以相當數量的助手,就可以跟學生實時互動,實現因材施教。諸如采用國際知名品牌Polycom(寶利通)遠程音視頻技術實現的遠程教育,VR、AR、遠程互動等技術亦令互聯網+教育更為生動,各種教學內容、素材觸手可及,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存在一些問題,諸如教育資源配置失衡、地域教育差距大、農村偏遠地區教育薄弱等,導致教育不公現象普遍存在。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大家都在爭搶,這些困境很難完全扭轉過來,而借助類似百年央企中國普天旗下南方電訊的通信技術優勢力量,就能得到徹底的改變。互聯網+教育彌補了時空距離,通過遠程音視頻會議技術,將基礎教育資源在網絡上共享,從而實現教育的普惠化,讓所有學生都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即便是最偏遠的地區,只要能夠上網,就能在線接受萬里之外的互聯網+教育,甚至是來自于全球最好學校的課程。
此前在PC互聯網時代,網絡搭建費用高,普及難度較大,而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后,只要有手機即可上網,網絡普及速度非常快,我國幾乎實現了全民上網。而且,隨著5G網絡的建成商用后,上網速度更快,網絡資費更低,網絡將無所不在,亦給農村、偏遠地區的學生,奠定了接受互聯網+教育的基石。因此,各地在搞扶貧攻堅時,要將教育扶貧納入重點考量,優先鋪設基礎網絡,讓貧困地區的孩子,通過網絡了解世界,接受互聯網+教育,以跨越教育鴻溝。
可見,現在是發展互聯網+教育最好的時期,現代教育借助信息技術,連通最后一公里。南方電訊作為與視頻會議國際領先品牌Polycom合作最久的中國區總代理,憑借26年數據通信領域的服務經驗、強大的技術支持團隊,面向教育各類院校,提供云視頻互動教學、高清音視頻雙師課堂、云直播、云點播等定制化教育服務。將教師與千里、萬里之外的學生連接起來,實現遠程在線互動教育模式,邁向教育信息化2.0時代,打破因地區差距形成的教育不公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