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堂課上,老師往往講解15分鐘左右,剩下的時間用于設置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解答等。”這是宜賓市翠屏區當前“以學為中心”的課堂呈現的樣態。
“以學為中心”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也是新課標視域下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推進思路之一。
宜賓市翠屏區在2007年啟動了“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改革,并在2012年推動小組合作學習和嘗試教學的實施。今年,翠屏區對“AI+教育”的創新探索也在持續深入落地,伴隨著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在多所學校的應用,更多的改變也在悄然發生。
“以學為中心”意味著教學不是知識的灌輸和接受,更為重要的是喚醒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這樣的課堂上,需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培養融入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中。而提問,則是其中至關重要的教學方式。
(涼水井實驗學校開展“以學為中心”的教研活動)
翠屏區涼水井實驗學校長期進行“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實踐,在全國形成了具備極高參考意義的“涼水井模式”。今年3月,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在涼水井實驗學校落地應用。學校教師們會在每一堂課后10分鐘左右收到一份AI生成的報告,通過報告中對于課堂“提問類型”的分析與建議,為下一堂課的提問進行針對性地優化設計,幫助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動力。
“教各個學段的學生需要不同的提問方式,例如在高年級的課堂上,更需要在提問中去體現探究性原則。因此在高年級我們會通過更為豐富的深究提問來培養孩子們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翠屏區涼水井實驗學校教研主任陳勇余說道。
在宜賓市第八中學,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也在為每一次有效提問賦能。“在地理課的教學上,經常需要給學生呈現多組圖片來提問。我習慣于直接問學生‘你們覺得這張圖給你什么感受呢?‘課后的分析報告給我一個印象深刻的建議,它建議我可以改為‘這張圖傳達給我們什么重要信息?’這帶給我很大的啟發。”地理教師田思燕分享道。
(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在宜賓八中應用)
AI不僅在提問內容的建議上發揮作用,也幫助教師結合自身的經驗做出定向優化。在課后,田老師也會通過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去長期觀察提問情況。她提到,通過AI給到的無響應提問數據,她會再次回看該提問的課堂實錄,去反思自己是問題設置的不恰當還是沒有結合學生的學情?在后續的課堂上嘗試換思路去提問,逐漸發現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有很大的提升。
欲強教師,先強教研。在翠屏區“以學為中心”的教研實踐中,“如何精準分析‘以學為中心’理念的實施情況?”“如何結合新理念在實踐中優化教學設計?”等新課題也在不斷涌現。
在循證教研的實際開展中,教師的數據素養是關鍵。而AI的加持讓“以學為中心”的循證教研更有據可依。涼水井實驗學校陳勇余主任說,“如果一節課教師講授的時間用了40分鐘,對于‘以學為中心’的課堂,其實是有問題的。目前學校教師會通過查閱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的實錄和分析,包括老師課堂時間的分配、教學數據分析等來開展教研,有了對教學情況的精準回顧,也為下一堂課提供改進的策略推導。”
翠屏區初中教研室主任張森林也提到,“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更重視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但在實際課堂中,可能老師不能完全關注到不同位置的學生。通過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的熱力圖分析,我們可以看得到哪些區域的學生課堂參與度高,以此來提醒我們老師后續要關注到不同的學生,針對性地提升他們的課堂積極性。
“以學為中心”的課堂需要教師把握好教學的“精華”時間。宜賓六中魯能校區劉國老師提到:“課后我習慣去回看自己的課堂實錄復盤課堂效果,聽到自己經常使用很多口頭禪。我就會在后續的教研中去反思自己,去注意語言表達更為精煉。”目前學校已經常態化使用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該校文佳麗老師在磨課中全程使用該系統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取得宜賓市優質課大賽的一等獎。
(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在宜賓六中應用)
從經驗到循證,AI正在走向更為切實的教研應用場景,幫助教育工作者解決更多實際問題。
在翠屏區“以學為中心” 的教育實踐中,涼水井實驗學校的“自導式創生課堂”、宜賓八中的“三線四環”等教學成果豐碩,已為全國其他區域提供了良好的參考。
“課堂架構已經發生了改變,我們對課堂的反饋方式一定也要去創新,去帶動教師的發展,從而帶動學生的成長。”翠屏區教師培訓與教育研究中心唐煌主任闡明。
作為學校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使用頻次排名第一的田思燕老師,將使用流程和技巧用圖文說明的方式發在教師群里,如果有老師有具體咨詢再去做一對一的指導,從而影響著更多老師去探索“AI+教研”的更多可能。
從學校到區域,翠屏區也在積極實踐更多循證教研新方式。張森林主任介紹,在區域教師集體教研時,也會鼓勵大家去分析優秀教師的課堂實錄,通過深入了解其他老師的課堂,不斷的去提升教師們各自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水平。
(宜賓六中教師查看課堂智能反饋報告)
在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更多教育場景的創新之路上,希沃認為,教育技術要時刻牢記“教育”第一,“技術”第二。AI永遠無法取代教育工作者,但可以成為增強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體驗的有用工具。
讓AI賦能教育工作者打造更多優質課堂,讓每一位學生獲得高效成長!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