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視聽網訊】近年來,關于LED電影屏的呼聲越來越高。特別是在2021年,多家LED顯示設備供應商相繼拿到了商業影院的準入證——DCI認證,意味著LED電影屏實現商用已正式解鎖。相應的,多地出現了采用LED電影屏替代傳統放映機的商業影廳,打破了此前外資品牌在該領域的壟斷。由此,有業內人士也將2021年看作是LED電影屏商業化應用元年。(排線|配電柜廠家|顯示屏電源線|磁鐵生產廠家|LED排線|顯示屏配電柜)
其實,距離LED屏用于商業影院的首 個案例至今已經有近5年的光景之久。早在2017年3月,三星就在CinemaCon電影博覽會上推出了全球首 款LED電影屏。當年7月,該屏的全球首 個商業應用案例落戶位于韓國首爾的世界塔樂天影院。2018年初,首 個國內項目在上海落地。
不過,客觀來說,這些努力至今為止仍未能撼動基于投影技術的電影放映機在影院市場的主流地位。然而,在筆者看來,伴隨眾多民族品牌的大力入局,這種“小打小鬧”的局面很可能會轉變成“動真格”,至少在國內市場的層面上。
為什么這么說呢?
2021年11月,國家電影局引發了《“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重點研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影院LED屏等技術與設備,搶占技術制高點,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要充分應用傳統攝制、虛擬攝制等多元化電影攝制技術手段,推動建立電影攝作技術體系。”
規劃一出臺,業內人士就普遍認為,其對進一步推動影院LED播放系統及虛擬拍攝等先進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實現LED電影屏普及與圖像處理系統國產化意義重大。換句話說,經歷了無數次被外資品牌“卡脖子”事件后,我國已深刻認識到,建立和完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經濟體系對于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推動國產電影攝制和放映技術及產品進入市場,在政策層面就得到了保底。
除去技術安全問題外,還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如今,我國大力開展制造業及消費行業朝向綠色環保方向轉型,力爭提早實現碳達峰,并最終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實現永續發展。而影院行業,作為消費面廣、營業時間長的行業,也亟待接受環保風潮的洗禮。
舉例來說,市場常見的氙燈放映機,功率約在4KW左右,也就是說,一場2小時左右的電影下來,耗電量就達8度。以我國擁有約8萬塊銀幕,每臺設備每天運轉10小時來粗略計算,整個國內影院行業一年的放映機耗電量就高達約12億度。
然而,要想在放映機上通過降低功耗來實現節能又似乎不太可能。原因是,在氙燈體系下,功率是保證足夠放映亮度的必要前提,如果降低亮度,電影放映效果會大打折扣,在消費者對畫質效果追求極致的市場競爭中,這種做法無異于“自殺”行為。因此,要實現影院行業整體節能,或許就只能從技術形態上下手了。
據2022年1月首家實現LED影院屏和圖像處理及播放系統全國產化,且通過好萊塢DCI認證的AET阿爾泰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LED影院屏采用多項專利技術,除分辨率、色彩、可視角度等指標均可滿足影院需求高標準以外,還采用了共陰極驅動方案,功耗最低僅為1KW。
按照前文數據推算,如果現有影院氙燈放映機全部采用LED屏代替,一年行業整體可以節電約9億度,約相當于一個小型火電廠一年的發電量,減少約7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話題再返回文章開頭所談的,為什么只有民族品牌入局才能攪動池水,正是因為,只有民族品牌才能夠滿足自主研發的安全性需求,并且從技術上來看,我們的確已經準備好了。
(編輯:bingji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