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視聽網訊】疫情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溝通的方式,最終用戶對高效遠程溝通的需求會不斷增加,同時也非常在意終端音頻設備的“無接觸使用“。全球排名前幾的音頻品牌,已經率先開始搶占無接觸式揚聲或錄播麥克風市場,而相對保守的國內企業,面對其龐大的研發投入和較為模糊的市場前景,大多數卻仍在觀望中。
技術為本的國產品牌Rocware,卻在疫情期間,加大音頻投入,接連推出RM70遠程互動麥克風和RM80本地擴聲麥克風,實現了從專業視頻產品供應商到音頻創新領頭人的漂亮轉型。8月份全新推出的RM90麥克風,屬于Rocware數字陣列麥克風系列的第三代,整合了前兩代麥克風的功能,突破了技術難點,可同時實現遠程互動和本地擴音。
- 市場總覽-
縱觀近年來的無接觸麥克風,主要分兩類,一類固定在桌面,一類懸掛在天花板。
固定在桌面的會議麥克風,不論互動類還是揚聲類都比較常見。
低端一點的比如USB桌面麥克風,價格較低,適用于中小型會議。一般此類產品拾音距離不會太長,而音質是它的最大弱點;
高端一點的,就比如我們常見的鵝頸麥和有趨勢加入會議場景的短槍式麥克風。
但此類麥克風畢竟限制了發言人的肢體表達,同時在需要新聞照片輸出的場合,對主講者本身多有遮擋。另外技術上走線復雜,對話筒數量也有一定限制。
另一類懸掛在天花板或者貼墻的麥克風,則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一支。
我們可以在幾個世界前列的音頻公司官網中,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此類麥克風由于出現時間短,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就是成本高,對環境要求也高,屬于非常挑客戶的高端產品。
在遠程拾音中,難點在于辨別和拾取正確的聲音,要想消除噪音,先要識別噪音,然后再主動干預,增益人聲。
而在本地擴聲中,面臨的跟其他其他拾音擴聲方式不一樣的地方在于:聲場的強相關性。
即不同的空間,即使同樣的房間,家具的擺放都會影響到聲音的效果
這一類懸掛麥克風,幾乎對裝修上會考慮聲場的問題,比如鋪地毯、墻壁軟包、天花吸聲等,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反射,同時減輕外部噪音影響。
另外,由于此類麥克風拾音距離有限同時售價高昂,一間普通會議室兩到三臺麥克風才能全面拾取的成本,也成功使很多建聲環境一般的中小型客戶望而卻步。
- RM90領先在哪里 -
RM90 麥克風的主要功能是互動+擴音,擴音的難點是嘯叫抑制+音質,一般此類麥克風為了達到以上兩點目的,通常會縮小拾音距離。
但RM90的實際拾音距離是令人印象深刻的6-12米?梢哉f在這個范圍內,僅一個麥克風即可覆蓋遠程互動與本地擴音的拾音需求。
其次,是它使用的簡便。高集成度內置強大音頻處理單元,超低信號處理延時,無需額外機柜放置機架式音頻處理器,易于快速低成本安裝部署,不挑客戶。
簡便同時保證音質,自適應快速收斂算法,支持嘯叫抑制,混響抑制, 智能降噪及自動增益控制 。在嘈雜環境下也可以輕松聆聽,不挑環境。
端到端延時<18ms,全球領先。人耳感知聲音彷佛直接從主講人口中而不是音響中輸出,保證溝通舒適度。
免配置易安裝,體型小巧,同時覆蓋主講人與聽眾,僅需USB供電和音響兩條連線,適用于各種流動互動講座,大型活動,教室與會議布置。
(編輯:bingjiling)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