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日-竞彩足球玩法规则大全-c罗欧洲杯夺冠-棒球比赛视频|www.sdydsy.com

TCL
創維
康佳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平板電視 > 動態 > 正文
快速搜索:

OLED電視 正在面臨雙重“C位難題”

2019年10月18日 09:11  來源:科技向令說  作者:曾響鈴  字體【   

【數字視聽網訊】在大眾對電視產品需求深化的背景下,曾經“眾望所歸”的OLED電視,在光華散去后,正在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最近,三星發布了一支用戶幫助用戶檢查自家OLED電視面板是否燒屏的視頻,通過純色屏幕的呈現試圖幫助用戶更好地觀察屏幕上的燒屏痕跡。如果出現燒屏,會是類似的情形:


事實上,很久以前就有不少人在討論OLED電視的燒屏問題,只不過彼時技術剛剛興起,遠超LCD的畫質讓很多用戶心動,燒屏問題也被大眾因為新鮮感而選擇性淡化。

但如今,技術的激情散去,露出的現實的骨感。當三星這樣的主要電視廠商都開始教用戶怎么識別OLED燒屏時,就可見問題的普遍性與廣泛性,已經引起大量電視消費群體的關注。

曾經無比光鮮的OLED電視技術,究竟怎么了?未來又走向何方?

無法規避天然缺陷的OLED,正在面臨雙重“C位難題”

OLED是帶有“基因缺陷”的,現在這個“基因缺陷”正在被后天環境所放大。

1、OLED娘胎里的問題,只是被技術所拖延而并未解決

電視顯像技術說起來是一門復雜的技術,但真的要區分LCD、OLED這些也并不難,說白了,LCD是有統一的背光源,覆蓋上各種透光性不一的“膜”來產生顏色,而OLED則沒有背光源,而是每個像素點自力更生,二極管自己發光發色。

因為不是吃“大鍋飯”,所以OLED色彩更好、更純,一度被寄予厚望。但是,每個像素點都干自己專門的活,長期承擔某個顯示任務的像素點就容易形成固定姿勢,扭轉不過來了,再有其他顯示任務分配時,就沒辦法完成。

做習慣了,就只會做那一件事了。

這是一種技術上的“基因缺陷”,即根子上的問題,OLED就好像天生聰穎的孩子,但體質卻很差。

目前所有的OLED技術優化,都是要讓“體質”更好一點,或者說,是讓出現毛病的時間再推遲一些,但總體而言,它們無法從根本上解決OLED的技術基因缺陷問題。

2、電視重回家庭“C位”,讓OLED技術問題無處躲藏

如果一個孩子先天條件不好,后天給予悉心照料,倒也可以平安成長。

但是,對OLED而言,消費者的客廳不是工廠的實驗室,后天環境的逐漸“惡劣”,加劇了OLED問題的出現。

事實上,回過頭來看,OLED興起的這些年,恰恰是全球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候,用戶的眼睛從電視面板轉向Pad、手機,電視的觀看率是下降的。顯然,當人們購置必需品,而又不經常使用它時,OLED的技術問題就被掩蓋。

畢竟,一天就看那么一會兒,甚至都不打開,燒屏也就無從談起。

但是,越來越多的市場數據表明,大眾觀看電視的頻率在上升,電視逐漸回到高頻應用的情境下,成為家庭C位,此時,消費者手中的OLED產品也逐漸面臨更高頻的應用。

先天基因缺陷,原本被好好養著,現在不能“養尊處優”,一方面問題更加頻繁顯現,另一方面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此類問題,而不是因為不經常打開而漠不關心。

3、電視節目內容的“C位”,炙烤每一個OLED二極管

在電視回歸家庭C位之外,還有一個“C位”問題,給OLED帶來后天生存環境的“麻煩”。

如上文所言,OLED的技術缺陷原因在于單一像素自發光著色,不能長期從事同一個顏色的任務,否則便只能顯示這一個顏色了。

而至少目前的電視觀看習慣中,存在著大量的“C位”內容:坐在屏幕中間,穿著差不多顏色衣服的新聞主播;因為追劇而萬年不變的臺標;因為追看足球比賽而常常顯示的球員名字框、比分框……

它們對OLED的影響不一,但同一顯示內容越是頻繁出現,燒屏現象就會越嚴重。

國外某測評網站花費了1年時間對多臺某主流品牌OLED電視進行評測,日播放5小時,結果,長期播放新聞頻道的電視,出現新聞主持人和新聞滾動信息欄幽靈般的“剪影”:


右下角的臺標幾乎深深刻進了屏幕,這一情形也出現在另一臺長期播放FIFA的電視上,左上角記分牌、右下角球員名字顯示位出現燒屏。

而恰恰,無論是看新聞還是追體育,毫無疑問都是當下消費者最為頻繁觀看的電視內容,OLED面臨后天的“惡劣生存環境”,而消費者沒有憐憫,發現技術的華而不實后,往往會選擇用腳投票。

OLED遇挫,什么才是真正屬于未來的電視技術?

當OLED的燒屏問題已經到了主流廠商都不得不出面幫助消費者識別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正視問題,并思考電視顯示技術應有的幾個“姿勢”:

1、技術:用戶不一定要,但你得有

OLED電視可以在明明存在著可以短期預知問題的情況下大量鋪貨,很明顯是出于在一個快速進步的時代搶占市場、奪取聲量、提前占位的目的。

這就好像說,這是先進的技術,所以“不燒屏的時間夠用了”,哪怕只是一年的時間的較為重度的使用就出現嚴重的燒屏問題,也是應該值得容忍的。

雖然很多用戶還沒有出現燒屏問題,但這不代表技術問題就可以被忽視,用戶不一定需要重度使用,但你得有保證用戶重度使用的能力。

這是一種警醒,傳統LCD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起碼經久耐用沒有大的毛病。好在,從已有表現來看,QLED等電視顯示技術正在遵循這樣的原則,大大降低了燒屏等問題出現的幾率,在色彩表現并不遜色的情況下大大提升了顯示質量的穩定性。

我們不討論OLED、QLED之爭誰是對的,起碼這一點,QLED就勝了一籌。


2、產品:家居生活的消費升級已經脫虛向實

嚴格來說,近些年來興起的消費升級浪潮有三種逐漸演化的表現:

追求更“好”的,例如買更貴、更有“檔次”和格調的家電產品;

追求更“潮”、更有“意思”的,例如所有和“智能”相關的家居產品一時成為消費焦點;

追求現實價值的提升,這一時期,普通人在經歷互聯網科技喧囂后,選擇回歸現實價值,偽智能、偽技術、偽格調的產品不再受歡迎。

OLED電視消費熱原本是消費升級第二種表現,但隨著技術先天缺陷的逐漸暴露,加上消費者理念的轉變,在第三種消費升級思潮興起下,OLED可能會失去市場的認可。

3、場景:改變生活方式,才有“未來”電視

在物聯時代,優秀的電視產品和技術需要先后滿足兩項條件:給予優質畫面呈現,然后在內容上連接物聯網世界。

眾所周知,當下的電視產品早已脫離了當初只能看電視臺直播的屬性,而融入移動互聯網成為重要的智能終端,其地位不亞于手機、PC。

就如蘋果賣手機的同時賣的是軟件生態一樣,電視產品的市場競逐越來越像“軟”方向靠攏,如何與家居產品聯動,如何連接更多的互聯網服務,都成為重要考驗。這時候,三星這類電視廠商憑借龐大的終端生態有著先發的競爭優勢。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先過好顯示關才是講好一切故事的前期,OLED的問題不僅自身的,也給生態構建造成了障礙。

誰都是歷史的過客,但OLED可能太快了一些?

最早的電視拖著龐大的身軀,用CRT的方式顯像,彼時的技術是用上萬伏的高壓轟擊屏幕產生像素;

后來,“液晶”概念出現,纖薄的LCD風靡十數年,雖然色彩、亮度不盡如人意,但它穩當地服務了社會很久;

隨后,改進LCD背光的LED出現,亮度更好、顏色更佳;

一個偶然的機會,OLED開啟了用自發光的歷程,與此同時,原本已經發展30多年的量子點技術開始在顯示領域大放異彩,QLED橫空出世,這是一種更兼具色彩和穩定性的技術……

最傳統的電視,一向走在技術的最前沿,與科技進步同頻。可以說,即便是當今廣泛認可的三星QLED顯示技術和面板產品,也終將成為電視技術發展中的過客。

只不過,歷史的長河中,有些如白駒過隙,有些則大放異彩,OLED短短幾年就顯露出嚴重的燒屏問題,它不是過去電視的最優解,也不會是未來電視的最優解。

現在,又一種新的顯示技術出現——Micro LED,包括三星在內的主要大廠都在積極投入Micro LED研發,試圖與QLED一道變革電視技術,兩條腿走路。

 

 

如同機械結構某一姿勢維持再久也能輕易改變,但人的姿勢維持過久就難以扭轉一樣,Micro LED以無機物顯像,會比LCD、LED等有機物顯像更具備抗燒屏能力,帶來更優質和更穩定的色彩表現,具有下一世代顯示技術的潛力。

但無論如何,不管是麻煩纏身的OLED,還是廣受好評的QLED,亦或是備受期待的Micro LED,最終市場表現如何,仍然需要消費者的選擇來決定。

(編輯:bingjiling)

中國數字視聽網微信公眾平臺:
搜索“數字視聽網”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平臺,開啟視聽行業新聞資訊新旅程!
[TCL]42V10FBE
[TCL]42V10FBE
價格:6990元
[瀚斯寶麗]小卡車
[瀚斯寶麗]小卡車
價格:3980元
[三星]46C6900
[三星]46C6900
價格:面議
[海信]LED46T28GPN
[海信]LED46T28GPN
價格:面議
[海爾]L40A11-AK
[海爾]L40A11-AK
價格:9650元
明基
MAXHUB
快捷
產品關注排行
"掃一掃"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