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近年來,國內LED行業從新星般耀眼、資本涌入的藍海,轉眼間變為產能過剩的局面。當前,市場競爭的同質化現象特別嚴重,在商品同質化基礎上的市場競爭稱為“同質化競爭”。而在同類產品多樣選擇化的同質環境下,企業在面對競爭時最容易出現一種“硬拼”的局面,導致惡性競爭。其中緣由,除準入門廊低外,行業抄襲模仿盛行,產品同質化嚴重,導致企業熱衷于打價格戰,再加上市場漸趨飽和,需求減少,以至于產能過剩。在LED企業發展迅猛的大環境下,產品的同質化問題必然會引起一大部分企業被淘汰。這種現象對企業來說,既是巨大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
“未來,人們對產品品質及功能特性要求會越來越高,低價、低質產品難以形成獨有客戶,更不用說獲得持續可觀的盈利。” 佛山市照明燈具協會會長吳育林如是表示。
為保持可持續競爭力,如何加強創新能力成為企業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飛利浦照明作為全球照明巨頭之一,從1891年成立至今,能夠在殘酷的行業競爭之中百年不衰,依仗的就是其強大的創新能力。在飛利浦照明的百年發展歷程中,通過對產品、系統以及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其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行業標桿。
創新型的產品
產品作為企業價值最直觀的體現方式,其能否持續創新成為衡量企業發展持久力的標準之一。飛利浦照明作為照明行業最具創新力企業之一,無論在LED系統組件,還是整機成品上,其產品創新力度足以令業內動容。
例如,就在2016年12月21日于深圳召開的LED系統組件中國產品戰略發布會上,飛利浦照明中國區高級產品經理董鵬先生重點介紹了“福星”系列COB模組的優勢以及各型號產品的研發進度。飛利浦照明“福星”系列將以合理的價格為用戶提供最優異的性能以及系統完善的解決方案。 “福星”系列產品不僅在光效方面有了較大提升,同時也解決了COB散熱的技術瓶頸,并徹底幫助客戶消除顏色一致性的煩惱。
此外,在成品方面,飛利浦Hue 系列產品自2014年正式推向國內市場以來,無論是以燈帶為代表的裝飾類產品,還是以吸頂燈為代表的功能性燈具等都在持續升級與更新。隨著產品成員的持續增加,飛利浦hue系列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產品家族。
當然,由于飛利浦照明產品種類的多樣性,其產品創新的成果筆者無法一一舉例。飛利浦照明在產品上的不斷更新與探索,無疑是其滲透市場的重要法寶之一。
在商戰中不進則退,要立于不敗之地,就得不斷創新不斷超越。陳舊的產品會讓客戶產生審美疲勞從而失去市場占有率;新的產品帶著新的氣息,代表著新的審美觀,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給人一種發展的趨勢,這樣才會贏得更多的客戶。因此,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只有在自身產品創新上保持持續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
創新型的系統
日前,飛利浦照明在中國公開展示了其最新的物聯網時代的智能互聯LED照明系統和產品。包括建筑照明Active Site系統、酒店照明Dynalite系統、辦公照明PoE系統和InterAct系統、零售照明Dynamic Shop Window系統等多款超乎想象的智能互聯照明系統。
從飛利浦照明發布的一系列新品來看,其產品重心正向智能互聯照明偏移。“照明的未來一定是智能互聯。所以經過兩年的努力,在整個物聯網大的背景下,智能互聯幫我們的公司從一個單一的產品銷售的公司,賣光源、賣燈具的,向系統服務整體提供商過渡。”王昀如是說。
新型智能互聯照明系統可以幫助到各個不同的行業,通過光傳遞數據信息,可以做到我們所談到的高效、節能、宜居、安全、可持續等等。在此,不得不提的是,飛利浦智能互聯照明系統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卓著貢獻。前不久,飛利浦照明宣布就參與洛杉磯市的智能互聯道路照明試點項目,提升公共安全與城市服務,為居民、游客和本地商業創造新的應用。洛杉磯市擁有大規模的智能互聯路燈網絡,飛利浦照明為其布設新的物聯網技術和功能,通過路燈配備的傳感器和軟件收集及分析數據。分析結果將幫助提升城市運行透明度,推動新的智慧城市應用發展。
而在中國,飛利浦照明2017年5月率先推出了CityTouch flex智能互聯道路照明系統。日前,飛利浦照明宣布,將在江蘇省常州市和昆山市部署首批飛利浦CityTouch flex智能互聯道路照明系統,助力兩地智慧城市建設。在飛利浦照明的努力下,相信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這樣的智能照明系統案例。
近幾年,智能照明成為眾多資本圍獵的獸場。隨著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照明的未來一定是智能互聯的。把照明引入智能互聯概念,將不僅影響家居領域未來,全球的智能家居市場無疑會被這股風暴波及,而且勢必將對智慧城市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同質化競爭的LED產業,智能互聯照明也將成為照明企業的一條光明出路。
創新型的商業模式
“隨著LED技術的成熟,飛利浦照明正在從賣產品向賣服務的理念轉變,我們積極適應照明行業發展的新常態,不斷調整發展戰略,轉型成為一個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商。”飛利浦照明大中華區總裁王昀如是說。
這種“產品作為一種服務”的概念,飛利浦正應用于照明事業上。在2011年推出了“不賣燈泡、賣照明時數”的創新服務“Pay per Lux”,并已經應用在荷蘭史基浦機場。飛利浦和史基浦機場簽了一份十五年的“照明服務解決方案”合約,由飛利浦依照機場需求,設計了三千七百個LED燈具和照明設備。飛利浦保留照明設備所有權,合約期間包辦所有管理和保養維修,機場只需要每月支付固定服務費。
服務經濟時代,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在照明企業都還在極力賣產品的時候,飛利浦照明將“產品作為服務”的商業模式實屬行業一大創新之舉。在“產品即是服務”的商業模式中,產品使用過程就是服務過程,服務模式的構建的根本目的是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
結語:
我國LED產業雖然發展很快,形成較大的產業規模,而且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是,核心和關鍵技術缺乏的短板以及散、小、亂的產業組織格局仍然制約著我國LED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技術創新是LED行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基礎,更是企業贏得未來商機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某種程度上講,未來的競爭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技術領域的競爭。
從當前的競爭環境來看,整個LED行業的整合速度在加快,因為行業本身存在很多低端的制造廠商,注重價格競爭而不顧產品質量的潛規則行為,將會導致一大批的企業消失,在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而LED企業想要在這個環境下脫穎而出,想要在競爭中保持優勢,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是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