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智慧城市、大數據等概念的不斷落實,助推了智能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但困擾行業健康發展的問題也不少,市場缺乏合理規則的引導。同時,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難以適應互聯網新經濟形式的發展。如何突破發展瓶頸,實現智能建筑行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備受業界關注。
在第二屆智能建筑節上,杉杉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先生結合杉杉控股集團的成功轉型之路,為大家闡述了互聯網時代下,實體經濟的發展之道,以及對未來趨勢的思考與把握。
杉杉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先生
1989年,剛過而立之年的鄭永剛接管了寧波甬港服裝總廠,創立了杉杉西服品牌并很快在國內得到認可,1993年,杉杉西服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37.4%,成為國內西服第一品牌,寧波也因此成為服裝品牌之鄉。
是什么讓杉杉西服在25000家服裝廠中脫穎而出?又是什么讓杉杉集團成為全世界第一的鋰電池材料商?
1、是創新。鄭永剛表示:他接手杉杉西服時,全國25000家服裝廠,杉杉西服排民倒數第一。于是他走訪全國,發現所有的服裝廠都在生產衣服,他肯定競爭不過,所以必須拿出創新理念和思想,他苦苦冥思比衣服更有價值的是什么?最終得到結論是品牌。
隨后他提出“創中國西服第一品牌”,杉杉西服也因此一炮而紅,當年,杉杉西服曾是小平同志、中央地方各級領導、出國人員及結婚人士送禮贈品的首選,是當時行業的驕傲。
所以,一個企業生存的核心是創新。沒有創新意識,同樣做一件事情,你是沒有競爭力的。杉杉集團的戰略決策一直都是創新、轉型與升級,從未改變。
2、是轉型。1998年前,杉杉西服做了世界名牌的加工廠、合作方、合資人,1998年后,中國進入新時代,在研究國際經濟走向和國家戰略后,杉杉西服開始了第一次轉型,1999年,在專家引薦下,鄭永剛來到上海與當時國內一家鋰電研究院達成合作協議,花8000萬巨資,完成國家863課題,隨后又投入3億進行產業化,進入鋰電池材料產業。現在杉杉集團已成為全世界第一的鋰電池材料商。
這證明,企業轉型要學會結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同時具備全球化視野,引領產業發展方向。比如,杉杉選擇新能源、鋰電池行業,就是看準了這個行業是未來經濟發展需要。而現在,智能建筑市場出現了變化,智能產品、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產業的發展,給智能建筑企業帶來了商機與變革,企業若是能順時應勢,升級轉型,未來便可引領智能建筑行業發展方向,反之,如果企業轉型方向錯誤,轉型就如逆水行舟。
3、是人才。鄭主席表示:“今天,我國的應用科技與世界級水平相差甚遠,而讓我國科技水平發展至世界級水平,是中華民族企業家共同的愿望和理想,我們要立足世界,振興中華民族,需要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更需要人才。高科技研發的核心是人才,企業的創新與升級,核心也是人才。
因此,對人才的管理,要具備互聯網思想,建立共享和分享機制,改變老板與員工之間的雇傭關系,建立合伙人關系,并讓所有科研人員成為企業股東,留住人才,杜絕人才流失。
鄭主席根據自己從業32年的經驗向我們講述了在歷史快速迭代的大背景下,企業應該如何擁抱趨勢,順利轉型與升級。他的遠見卓識,值得在場每位企業家學習;他的家國情懷,值得所有中華兒女反思;他對行業的把握,對未來的思考,值得我們所有智能建筑人時刻銘記,并砥礪前行!
演講結束時,鄭永剛主席祝愿第二屆中國智能建筑節能越辦越好,越走越遠;中國的企業家能夠不斷創新,不斷升級,并在一帶一路以及未來經濟的發展中,成為行業佼佼者。
河姆渡CEO華建剛表示:“智能建筑類企業要想成功升級轉型,除了上述幾點,還需轉變合作方式。正如這次的主題“擁抱趨勢,合力聚勢”,只有采用更加開放的合作心態,打造行業生態產業合作鏈條,方能在市場新常態下實現合作共贏。
(編輯:h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