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雖然云計算作為新興信息技術,為軟件、服務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并成為近年ICT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云計算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標準化建設,云計算標準化將推動和促進云計算業務研發、服務創新,是產業的基礎性工作之一。
目前國際上以ISO、ITU、NIST等為代表的30多個組織,從2009年起已經開始了云計算標準化研究,國內CCSA、CESI等組織也啟動了云計算相關服務標準的調研和規劃工作。但一方面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云計算標準化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還未見相關成熟的標準規范出臺;另一方面,在全球各國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的同時,在以企業參與為主的標準化組織中,我國ICT企業因傳統軟、硬件信息技術根基不穩健、缺少企業在國際組織中登臺亮相等因素,使得國內標準化研究成果難以在國際上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并且政府組織對標準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將影響標準規范的執行力。
國際廠商參與有限
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可見做標準規范的企業將成為行業的領頭羊,制定著產業的游戲規則。同時中國作為全球市場中快速增長的地區之一,承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據IDC最新發布的中國云計算市場的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用戶為建設云計算基礎架構的投資已經達到2.86億美元,同比增長42.0%。IDC預計中國云計算基礎架構市場還將保持高速發展,到2016年其規模將超過10億美元。
一邊是前景廣闊的云計算市場,一邊是產業主導權,在當前國內標準化組織中,可以看見三大運營商、華為、中興、騰訊、阿里云等企業積極參與的身影,同時IBM、微軟等國際IT巨頭也紛紛加入進來。然而在企業開始研究、推出適合中國市場的技術、標準的趨勢下,目前云計算領域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
“在硬件方面,服務器芯片和網絡技術等產業的核心主導權仍由國外廠商所掌握;在軟件方面,當前國內云計算軟件架構主要參考國外經驗,而云服務的模式也大部分是模仿國外。”IDC中國企業級系統與軟件研究部高級研究經理周震剛表示。
雖然國外廠商也參與到國內云計算標準化研究當中,但就其參與度而言,出于國家法規,國外廠商在云計算標準規范制定過程中不享受投票權,同時國際廠商對國內整體云計算標準化項目的推動,在周震剛看來,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很多國外廠商在中國的分支機構主要承擔銷售和市場職責,而并不對技術架構負責,這使得他們對于國家標準化建設的參與度有限。”
海外發聲仍待加強
除了傳統ICT設備商以外,運營商作為國內公有云服務提供商的主力,也在加強云計算標準化方面的研究,筆者從電信、移動處了解到,其在推動云計算標準化方面已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中國電信現在已加入ITU-T SG13(多協議和IP的網絡及其互通研究組)和SG17(數據網和電信軟件)小組,并牽頭設計了《云計算基礎設施功能需求》、《云計算運營安全指導》規范,計劃于明年6、7月份完成,并加入MEF(城域以太網論壇)組織的動態資源調配以太網支持跨領域云計算領域的研究。
中國移動致力于《彈性計算接口標準》研究,其主要包括彈性計算服務、標準化彈性計算應用接口、應用系統三大部分。目前中國移動已完成了《彈性計算應用接口用戶用例》的工作,梳理了九大類用戶用例:虛擬機租賃、虛擬機鏡像、虛擬機悲憤、虛擬機模板、塊存儲、公網IP、負載均衡器、安全組、密鑰。并根據九大用戶用例初步完成《彈性計算接口》的初稿,計劃于年底前完成標準定稿,繼而面世。
“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其不僅僅是云計算的用戶,更是服務提供者,云計算的標準化將促成最終用戶的標準化應用場景,并有利于云計算中心計算資源的出租、銷售。”周震剛說道。
云計算作為一種技術或應用模式,其相關標準化建設也十分注重全球通用性。然而事實上,雖然國內三大運營商、企業或云計算標準組織均參與到了國際標準研究討論當中,但其國際表現平平。某參與國際組織云計算標準化研究的專家稱,目前大部分送審國際組織的研究仍處于提交、送達狀態,還未被正式采納,“云計算標準化國際影響力的薄弱,主要癥結在自主研發能力的落后,并且小范圍或自主的抱團研究難以形成完整的產業凝聚力”。
標準執行或成難題
由此可見,云計算標準化在初期階段問題突出:一方面在國內標準化研究當中,國內組織關系松散,掌握核心技術的國際廠商參與度有限;另一方面在標準的國際化過程中,又面臨著話語權缺失的難題。面對這樣的尷尬處境,上述專家無奈表示:“結果是未知的,努力去做了也許不成功,但不努力必定失敗。”
周震剛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云計算標準的出臺并不難,問題在于會不會出現‘紙上談兵’情況?如何去實踐,并將影響力推動到國際上,從目前來看,只能努力去做,而國際話語權的掌握仍需一段時間。”
雖然我國去年11月份發布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及了要制定一批重要的云計算標準規范,從而提升云計算產業發展格局,但筆者了解到目前國內的云計算標準研究組織仍是公益性質,并未受到國家專項基金的支持。多位受訪專家希望能有實質性政策出臺,并給與項目支持,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云計算標準化研究。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