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發展中心主辦的“2012(第二屆)中國數字電視產業云應用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政府、行業機構和企業的代表們對云計算與彩電業的融合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探討。
中國消費市場全面釋放 泛電視化是大勢所趨
奧維咨詢的數據顯示:2011年互聯網電視總銷量為1200萬臺,市場滲透率為30%,智能電視在互聯網電視中的占比已超過40%。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研究咨詢部主任彭健鋒指出,2012年互聯網電視滲透率預計將達48%,2015年底,保有量將達1.5億臺。在智能電視中,合資品牌大多選擇Linux操作系統,而本土品牌偏向于Android系統,比例已接近10%,并有不斷上升趨勢。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為民指出,以智能云電視為代表的彩電業已成為推動三網融合、物聯網和云計算發展的重要力量,是軟件服務和網絡增值服務的重要載體。大量智能云電視的開發表明,“泛電視化”已是大勢所趨,智能云電視更加注重消費者的應用體驗。
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發展中心秘書長文艷平認為,產業的整合由用戶需求的多樣化所驅動,由用戶的泛在化需求所決定。
用戶需求及體驗決定云電視創新高度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面對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沖擊,北京地區電視的開機率僅為30%,原因很可能是彩電廠商沒有重視用戶的實際需求及體驗。把消費者重新拉回到電視旁已經成為廠商的共識,智能云電視責無旁貸。
華數傳媒網絡公司產品創新部總監樊厚清強調,云電視應該能帶來“朋友般”的互動感。海量應用程序應該針對用戶未被滿足的需求。另外,終端產品和應用軟件的成功與用戶感受關系最密切,所以,云電視上市前需進行客觀的用戶測試,以降低產品風險。
未來,電視將成為智能家居的樞紐。對外,通過云把內容和服務無限拓展延伸,對內,通過物聯網、多屏互動、交互設備來實現人機互動和智能控制。另外,云平臺也提供了精準營銷的解決方案,“云”+“端”的模式讓電視將更加智能。
但是云電視發展也面臨不少問題,諸如:標準欠缺或不完善、內容欠缺、安全、互聯互通及應用軟件、操作系統都有待完善。標準與專利是云電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采用國外的操作系統,需要提前應對可能出現的專利問題。智能電視生態系統需要多產業部門的參與合作,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
臺灣奇揚網科MirrorOp技術大受歡迎
如何實現家庭中的多屏互動,甚至把智能電視當成云端虛擬的PC終端,是當下與未來對屏幕同步鏡像與回控技術的主要要求。
臺灣奇揚網科CEO張國隆現場展示了經全球數百萬用戶驗證的N屏同步與互控通信協議MirrorOp。該技術可以將iPhone、Android、MeeGO\WindowsMobile手機上的畫面通過Wi-Fi無線同步傳送到數字電視或計算機上,省卻了HDMI或AV聯機的麻煩。
安裝軟件后,還可以用帶USB鼠標的電視或PC操控手機。目前,MirrorOP已支持30多種設備和平臺的傳屏與互控組合,并已被宏基、戴爾、NEC、LG、TCL和海爾等廠商應用。
MirrorOPV2版還支持IntelWIDI無線高清技術、WiFi聯盟的WFD無線顯示技術、DLNA、MicrosoftRDP相關協議。但是,由于利益關系受到了上述組織的一些偏見。另外,MirrorOP也存在優化完善的空間,比如截屏效率、壓縮加速、延遲控制等。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