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汶川玉樹地震、南方洪災到舟曲泥石流,突發事故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的劇痛和威脅,使我們不得不深入思考應對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方法。廣播具備建設簡單、架設方便、傳輸距離遠、傳輸范圍廣、傳輸速度快等優點,在過去眾多突發事故的應急預告、應急指揮、應急疏散、應急安頓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和方式都無法代替的。
而現有的應急安全指揮手段,還停留在原來的打電話到責任人,再進行廣播或人為動員疏散的比較傳統的水平。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旱災洪災、山體滑坡等事故災難頻繁發生,很顯然,這樣的落后廣播方式難以滿足我們嚴峻的事實,因此加緊加快建立國家緊急廣播系統迫在眉睫。
應急廣播構成
由于應急廣播應用環境具有多樣性,使得應急廣播的實現方式也就具有多元性。雖然應急廣播具有多種實現方式,所用設備也各自不同,但其構成無外乎都為三部分:播控部分、傳輸部分和接收部分。
播控部分,作為應急廣播的中樞,負擔著應急廣播的控制和播出重任,其主要由音頻節目源設備、定時/手動播出設備、控制接收狀態設備以及信號傳送設備組成。音頻節目源主要由話筒、VCD/DVD、收音頭(也稱調諧器)、遠程電話尋呼器、遠程尋呼器等傳統音源和電腦播出的數字格式音源構成。
定時/手動播出設備指的是上述音源設備的播放方式可以是人工手動播放,也可以采用定時器或自動廣播軟件,根據人按照播出需要設定程式,由機器按所設定程式自動播出,達到無人值守智能播放的目的。
控制接收狀態設備是指能夠在緊急狀態時根據軟件自動或手動開啟接收設備使之處于工作狀態,在平常時關閉接收設備以節省電源。它是與播放設備相配合實現應急廣播的控制設備。
在構建國家緊急廣播系統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法律法規保障(2)多部門參與和協作(3)全面考慮的系統架構(4)統一的技術標準與協議(5)支持分級分區緊急廣播
日本EWS緊急警告系統的有益啟示
日本是一個重大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長年的多發性災害提升了日本政府、社會、媒介和民眾的抗災救災能力,從而使日本廣播在防災救災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甚至有了“廣播救了災害大國日本”這樣的提法。
為了有效的向公眾提供告警信息,在向公眾發布的告警信息格式里包含有特定的地域描述和告警的級別描述,從而實現了緊急告警的分級分區。當有公共安全緊急事件發生時,緊急告警信號通過廣播方式進行發布,具有相應解碼器的廣播接收機和電視機在檢測到相應的告警信息后被自動喚醒,并發出人們熟知的告警聲音。
由于在數字電視信號的TS流格式中加入特定的描述字符,當緊急廣播發布時,可使電視機接收到告警信號后自動跳轉到相應的緊急警告頻道。此外,在日本國內普及配備的應急救生包中就包括內置特殊頻點的收音機,并采用手搖發電方式進行緊急條件下對緊急廣播信息的接收。
如何布置應急廣播系統
應急廣播方案遵循“先進適用、經濟實用、安全可靠、成熟穩定、功能強大、性價比高”的原則設計。并綜合考慮施工、維護等重要因素,同時也為今后的發展、擴建、改造等留有余地。
鑒于我國幅員廣大,各地經濟發展情況不一,因此,必須因地制宜,從國家層面制定相應的應急廣播體系,確保在自然災害等自然情況下,災區公眾能夠擁有適合的終端接收應急廣播,并傳遞相關災害信息。這樣的應急廣播體系,應不僅僅局限有廣播電視網絡,而是應綜合考慮各種可能的傳輸途徑。
從屢次抗震救災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廣播電視服務,尤其是公共廣播電視服務,仍然是我們廣播電視行業最重要的職能,也是三融融合下廣播電視的立足之本。另外,在震驚世界的9.11事件中,世貿大廈倒塌之前,其公共廣播系統在拯救生命的過程中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急廣播,作為公共廣播服務的一個基本功能,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尤其重要的是應能同消防中心聯動,當有災害性事故發生時能強行發布警笛和強行插入緊急廣播,于千鈞一發之際拯救天下蒼生。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